新闻中心
8188www威尼斯网址中国新能源正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受益于规模巨大且充分竞争的国内市场培育,我国新能源技术和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而且不断为国际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绿色产品,助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全球加速绿色转型,为增进全人类福祉、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应对全球新能源发展的巨大挑战。为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大势,全球新能源行业已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但面对当前美西方国家的逆全球化思潮泛滥、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频出、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新兴经济体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等一系列严峻形势,全球新能源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
国际能源署报告称,为使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目标,以便按计划实现2050年全球净零排放,按目前全球投资趋势持续下去,还有三分之一资金缺口。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为实现3倍目标,从2024—2030年,包括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氢能和碳捕集等能源转型投资平均每年需要4.8万亿美元,而2023年全球仅为1.77万亿美元,覆盖不足40%;2023—2030年间可再生能源投资需要翻一番,即从2022年的5640亿美元提高到平均每年11750亿美元。能源转型“启动资金”缺乏,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构成巨大挑战。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全球能源安全造成威胁,既包括传统化石能源供应安全,又涉及新能源新材料供应链安全,如关键原材料获取等方面。能源绿色转型也给新时代电力安全治理带来新挑战。囿于可再生能源资源间歇性、波动性和季节性特点,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带来新的故障形态和稳定特性,电力系统生产结构、运行特性和控制机理深刻变化,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较大压力。
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的绿色贡献。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新能源及相关产业领域持续深耕、久久为功,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并为世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我国已然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领导者、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和碳减排引领者、“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合作贡献者。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增长作出巨大贡献。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4.5亿千瓦、占全球比重接近40%。我国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新增装机容量4.73亿千瓦,中国贡献占六成;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国际能源署高级官员也认为,中国绿色技术和服务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技术的可及性,降低了全球使用绿色技术成本。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多项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建成世界上最大清洁电力供应体系。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为世界能源绿色转型注入全新希望。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折合国内碳减排量约22.6亿吨,出口风电、光伏产品折合国外碳减排约5.73亿吨,合计减排超28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为全球减碳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从2013—2023年,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增长了近5倍,光伏发电装机增长了30多倍。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约950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能源绿色转型背后,是巨量的转型投资。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能源转型投资达5460亿美元,占全球比重49.6%,已凸显我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核心作用。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10余年来,我国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致力于与共建国家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充分发挥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优势,运用中国技术、产品、经验等,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我国企业海外清洁能源投资涵盖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领域,帮助共建国家实现减碳目标,创造了新的产业与就业,促进了共同发展繁荣。如,中企在沙特建设的某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后35年内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5亿吨,相当于植树5.45亿棵;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涵盖欧洲、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地区共180多个国家,持续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
推动世界新能源发展的中国方案。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旨在通过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方式,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战略储备能力,强化能源系统平稳运行和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为世界能源安全提供“中国经验”。
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是源头上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我国致力于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实施非化石能源替代行动,积极推动能源体系从高碳向低碳和无碳转变。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实践,不仅服务于自身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也为全球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中国示范”。
我国重视能源科技创新,将之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驱动力。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融合,推动能源技术自主研发与产业升级,探索新型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等,如“互联网+”智慧能源。同时,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世界新能源技术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新能源技术交流、项目合作、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平台,分享在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绿色金融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倡导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守护地球家园,展现了“中国担当”。(肖新建)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8188www威尼斯平台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8188www威尼斯平台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